咨询热线
总经理: Life
电 话:0755-22250819
邮 箱:smart@cnszsl.com
海运部:刘少娜
电 话:0755-22250829
邮 箱:smart@cnszsl.com
空运部:刘小姐
电 话:0755-22250809
邮 箱:smart@cnszsl.com
时间:2025-09-06 10:38:29来源:开云官网入口客服
近期,随着上市物流公司陆续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各家上半年具体表现情况也得以揭晓。
通过梳理今年上半年部分代表性物流公司的业绩情况,我们得知有些物流公司利润相对去年同期上涨了20倍以上,有些企业利润却下跌了十多倍,面临经营压力。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哪些物流公司、哪些细分物流领域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在此文中,我们不仅梳理了收入、归母净利润等直观财务数据,还展示了物流上市企业的收入净利润率。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纯收入效率和经营质量的核心,反映了一个企业将营业收入转化为实际利润的能力。一般来说,由于物流行业属于资产重、人力成本高的行业,其收入利润率通常不会很高。因此,对于物流行业来说,若该指标能稳定在5%以上,在行业内就已经算是十分好的水平了(不过也要结合不同的细致划分领域分析),大家也能够准确的通过这个指标自行梳理分析一下。
顺丰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1468.58亿元,同比增加9.26%;其中归母净利润57.38亿元,同比增加19.37%。其中速运物流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业务量累计达78.5亿票,同比增幅25.7%,高出行业平均增速的19.3%。
在稳固速运物流业务基本盘时,顺丰在别的业务板块也实现了不错的增长,特别是同城即时配送业务收入达54.9 亿元,同比增长38.9%,净利润继续实现翻倍增长。快运业务收入接近200亿,同比增长11.5%,货量规模同比增长28%。
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收入达到985.3亿元,同比增长14.1%,经调整后净利润达33.4亿元,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约501.1亿元,同比增长19.9%,此外,包含快递、快运在内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484.2亿元。今年第二季度,京东物流开始招募和管理全职骑手,参与京东外卖配送业务。此外,京东物流还在积极拓展海外及港澳业务布局。
受海运和空运运价同比下降的影响,中国外运上半年营收为505.23亿元,同比下跌10.42%;归母纯利润是19.47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中国外运的主营业务包括专业物流、代理及相关业务和电商业务三大板块。其中专业物流业务收入和分部利润同比下滑,营业额为143.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6%,分部利润为3.18亿元,同比下降22.35%,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合同物流市场整体承压,物流仓储价格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受市场环境影响,中国外运海运、空运及铁路代理业务营收均有一定的下滑,不过受益于成本管控和积极地推进新型承运人建设,实现整体利润水准保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此外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板块分部利润同比下降较多(-36.71%)。
从快递企业来看,中通上半年仍以39.32亿元的归母净利领跑通达系,与此同时中通的收入利润率十分好,高达17%,市占率为19.23%。圆通的利润情况也不错,市占有率提升至15.54%,与申通的榜三之争,韵达坚守住了原有的地位,但申通赶超之势不可小觑,其中,韵达市场占有率为13.31%,申通为12.9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申通还收购了菜鸟旗下丹鸟,在获得一定单量的同时,将基于丹鸟两大牌子:全国自营网络菜鸟速递及此前服务猫超的落地配经验,发力即时零售市场,打造品质快递。
此外,相对大多快递公司归母净利呈现不同程度下滑的境况,申通和极兔却表现增长趋势,如申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增长3.73%,特别是极兔,经调整纯利润是1.6亿美元,同比增长147.1%。
极兔表示,总收入和盈利能力均实现了显著提升,这得益于在13个市场的包裹量增长及精细化运营。譬如在东南亚市场的市场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在中国(市占率11.08%)持续的成本优化和服务升级,在新市场成功实现经调整EBITDA扭亏为盈。
整体来看,快递行业整体营收和业务量均有增长,但价格竞争加剧,单票盈利承压。这局面预计将好转,今年7月以来,全国多地已开启价格持续上涨,继电商重镇广东、浙江两地,多家快递公司对电商客户上调快递费用以来,京津冀地区、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河南等地省属快递公司纷纷发布涨价通知,安徽、江苏、山东等地也有涨价预期。业内人士认为,各地快递底价抬升后,新的价格底线预计较难打破,行业价格和盈利中枢或将迎来改善机遇。
近几年,零担快运企业从“以货量规模为王”转向“以盈利、品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纷纷实现盈利,但受宏观环境影响,上游制造业、商贸企业等物流需求减少及对物流成本控制诉求增强,物流行业整体面临价格下行的压力,头部快运公司竞争依然激烈。
具体来看,德邦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05.55亿元,其中快运业务受深化产品分层、升级时效、推出经济产品等策略,实现较快增长,收入186.13亿元,同比增长11.89%。但净利承压,归母净利润5214.78万元,同比下降84.34%。德邦表示,公司业绩变化受外部环境及内部经营策略调整双重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德邦与京东的融合正按照预定计划稳步推进,双方在分拣、运输环节的资源整合,有助于德邦形成一张运营能力更强、效率更加高的网络。
安能此次业绩表现不错,营收56.25亿元,同比增长6.4%;经调整净利润4.76亿元,同比增长10.7%。其中安能高毛利的300kg以下中小票货量同比增长18.2%,为利润水准提升打下结构基础,其收入利润率也十分好,达7%以上。在业绩会上,安能表示,公司一直追求利润与市场占有率之间的动态平衡,未来将根据竞争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持续平衡市场占有率与整体利润之间的关系。
在顺丰财报中也涉及到了快运部分的业绩,顺丰快运仍领跑快运行业——营收达195.7 亿元,同比增长 11.5%,货量规模同比增长28%。据悉,顺丰正在构建工业领域极具竞争力的零担物流网络,今年上半年,顺丰快运 100kg 以上的工业大件货量同比增长超50%。
2025年上半年,跨境物流公司面临着关税政策、地理政治学、贸易摩擦等外部挑战。
从跨境物流公司业绩来看,部分表现一般,但部分企业收入利润率均在10%以上。其中,以跨境多式联运和供应链贸易为核心业务的嘉友国际营收和净利纷纷下滑,归母净利同比降26.1%至5.61亿元,但收入利润率表现不错为13.7%。专注于为制造业和跨境电子商务公司可以提供全程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服务嘉诚国际虽实现盈利收入和净利小幅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会降低,毛利率和净利率也有所下滑,收入利润率为17.28%.
易达云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以海外仓主体业务成功上市的首家企业,上半年实现了营收的显著增长,营收达9.19亿元,同比增长23.2%,但毛利润和净利润会降低,经调整后的纯利润是2220万元,同比减少60.8%,主要受成本上升和头程国际货物运输服务收入减少的影响,而头程国际货物运输服务收入减少主要是受头程海运柜量减少及国际运输运费持续下降的影响。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易达云共拥有61个海外仓,覆盖全球三大洲及40多个主要城市,形成广泛且密集的国际化履约基础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主要出口市场相继调整小额包裹进口税收政策,美国取消对800美金及以下小额包裹免税政策,欧洲议会也宣布取消对150欧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此等政策变化将明显提升小额包裹进口货物的关税成本,将对跨境物流行业产生一定的波动。
今年上半年全球空运市场受关税影响,运价、货量双双下滑,这也体现在航空货物运输企业的业绩上,比如东航物流营收略微下滑,归母净利润微增。据南方航空财报透露,南航物流营收小幅增长1.9%达94亿元,但净利润下降6.5%达16亿元。
但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国货航走出了一条独立行情,营收同比增 21.92%达109.35 亿元;净利润增幅更是达到 86.15%达12.40亿元。对此,国货航在财报里解释,一是开拓拉美、西欧、中东等新市场,对冲国内始发市场受关税的影响;另外调整运力,专盯高收入航线和高的附加价值包机业务,靠多元化布局扛住风险。
2025年以来,港航运市场受关税及地缘冲突影响,整体波动性较大。但在整个物流板块中,收入利润率位居前列,不少该指标都在两位数以上,其中招商局港口收入利润率甚至达55.5%,上港集团也在40%以上。
此外,大多航运企业利润增长表现不错,港口企业利润有一定下滑,但整体收入利润率高于航运企业。业内指出,沿海枢纽港在集装箱与海铁联运方面表现稳健,部分港口依托油品、粮食、煤炭等大宗业务取得不错的增速;但个别以大宗货物为主的港口仍受市场波动影响,业绩出现下滑。
其中中远海控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1090.99亿元,同比增长7.78%,归母纯利润是175.36亿元,同比增长3.95%,高于行业大多数竞争者,主要得益于集运业务量增与码头业务增利支撑公司业绩。
上港集团实现盈利收入195.69亿元,归母纯利润是80.40亿元,同比下降4.47%,尽管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会降低,但扣非净利润实现增长(73.69亿元,+2.10%),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仍有一定支撑优化。
在这些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之外,锦江航运、凤凰航运归母净利均实现了100%以上的增长。
谈到大宗供应链,必离不开大宗供应链四巨头:厦门象屿、物产中大、建发股份、厦门国贸。
四家整体业绩营收接近万亿,不过超高的营收背后,则频繁被诟病毛利低,毛利率均不足5个点,收入利润率均不足1%。从四巨头上半年各自的成绩来看,业绩分化也较为显著,其中物产中大、厦门象屿归母净利均增长30%左右,建发股份和厦门国贸归母净利则均下降30%左右,营收也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就拿营收和净利波动相对大的厦门国贸来说,其指出,今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地理政治学冲突、贸易壁垒等)、内需尚未全面复苏、大宗商品的价值波动加剧,在市场环境变化和公司经营策略调整的综合影响下,部分品类的业务规模有所下降。
据此前中金测算,2021年化工物流行业的CR5仅为3.3%,行业集中度低,中小型危化品物流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占了整个行业的“大半江山”。
在危化品物流公司中,密尔克卫是少有的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双增长的企业(营收70.35亿元,同比+17.40%;归母净利润3.52亿元,同比+13.12%)。在其之外,永泰运归母净利虽下滑12.6%,但营收(22.4亿元,+21.14%)和扣非归母净利(0.62亿元,+15.65%。)呈现上涨趋势,核心业务有持续优化。
一般来说,相对普货,危化品物流经营成本更高,叠加近几年上游需求偏弱的影响,危化品物流承压。
其中,兴通股份归母净利下滑24.80%,一是由于去年同期业绩基数较高,二是全球危化品海运市场运价下行、货量不足;盛航股份和宏川智慧归母净利则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两家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行业环境和市场需求影响,同时内部成本结构和业务调整也对利润产生了压力,不过其收入利润率高达17%。
业内人士指出,近期危化品物流行业表现好转,内贸海运价格止跌企稳,环比持平,同比降幅收窄。这一好转主要得益于市场供需改善:一方面运力供给受限,另一方面需求有所回升,尤其甲醇进口量增加,带动石化仓储仓库使用率提升。由于行业固定成本比较高,需求改善能够直接推动企业利润增长。总的来看,行业前景正趋于乐观。
物流装备企业的业绩表现呈现明显分化。以中科微至为例,该公司上半年实现盈利收入10.02亿元,同比下降25.40%;归母纯利润是-6248.08万元,同比大幅度地下跌1480.03%;毛利率也降低了2.36个百分点。总的来看,验收项目减少、成本与费用上升、行业环境变动以及财务压力共同导致其业绩承压。
与此同时,中邮科技、兰剑智能、极智嘉等企业则实现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不错增长。其中中邮科技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187.41%,收入利润率高达160%,不过其扣非归母纯利润是-5517.05万元,同比下降31.05%。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今年7月初刚刚上市的极智嘉业绩表现尤为突出:亏损额大幅收窄超90%,经调整EBITDA转正至1162万元,整体毛利率提升至35.1%,其中海外业务毛利率更高达46.2%。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物流公司业绩表现并不那么理想,归母净利润成下滑趋势的居多,在宏观经济波动下,物流行业价格整体面临下行趋势,少有的几个细分行业如即时配送赛道受外卖大战及业务结构优化等影响,利润快速地增长,如顺丰同城首次半年度营收破百亿,归母净利润大幅度增长120亿元,同城配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可以说,当前物流行业的“最赚钱”已不再单纯依赖规模扩张,而是更多体现在精细化运营、成本管控、服务升级、网络协同与战略前瞻上。未来,能够持续优化结构、深耕细分市场、拥抱智能化并具备全球化视野的企业,将在波动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的盈利增长。
上一篇:快递进墨脱 跟访看巨变(人民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
下一篇:安能物流